1. 首页
  2. 师资队伍
  3. 在职教师
  4. 经济法学原理与房地产法教研室
  5. 正文
点击显示栏目

经济法学原理与房地产法教研室

倪楠 教授

  • 来源:经济法学院
  • 发布者:经济法学院01
  • 浏览量:

    倪楠,西北政法大学经济法学院院长、中国—中亚竞争政策研究院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从事经济法基础理论、市场监管法治研究。

    担任中国法学会理事;中国法学会经济法研究会理事;中国法学会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研究会理事;中国法学会海峡两岸关系研究会理事;中国法学会商业法研究会常务理事;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法律顾问;中国国际经济贸易仲裁委员会调解员;中国人民大学食品安全协同中心特聘研究员;第十三届、第十四届陕西省人大常委会立法咨询专家;陕西省法学会市场监管法治研究会会长;陕西省市场监管局法律顾问;陕西省高等教育学会双碳专业委员会委员;第七届陕西省法学会学术委员会委员;陕西省法学会首席法律咨询专家,上海市高院特聘教授等。

    参与4项国家社科重大招标项目;1项教育部重大项目;主持完成省部级以上社科项目14项;主持完成省级教学改革项目2项;出版专著3部,合著1部,教材5部;发表南大核心期刊论文40篇;被《中国社会科学报》《人大复印资料》全文转载5篇;科研成果经省级批示转化三项。

    获省部级以上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12项;2015年被评为陕西省青年科技之星;2018年、2020年、2022年连续三届当选西北政法大学大学“学生最喜欢的教师”;2020年荣获陕西省好青年称号;2021年入选学习强国法治专家团,入选陕西省市场监督管理局合同行政监督专家团,入选陕西省法治人才专家库;2022年当选陕西省师德标兵;2023年入选第十届“全国杰出青年法学家”推荐候选人公示名单;2024年当选陕西省十大法治人物;获评中国法学会优秀首席法律咨询专家;获评陕西省十大青年法学家。

参与课题:

1《西部地区形成城乡经济社会一体化新格局的战略研究》(08&ZD027),2008国家哲学社会规划办基金项目重大招标,已结项,合格

2、《“一带一路”战略下法律供给机制研究》(16ZDA064)子课题“一带一路”战略法律风险评估与评级研究,2016年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已结项,合格。

3、《西部地区易地移民搬迁工程的精准扶贫机制、综合效益评价与政策创新研究》(16ZDA023),2016国家哲学社会规划办基金项目重大招标,已结项,合格。

4、《数字社会的法律治理体系与立法变革研究》(20&ZD177),2020年国家哲学社会规划办基金项目重大招标,已结项,合格。

主持课题:

1《食品安全法制建设研究》(2013Z072),陕西社会科学界联合会2012度重大理论与现实问题研究项目,一般项目,已结项,合格,2012年6月—2013年9月。

2《食品安全法制战略研究》(12E024),陕西省社会科学规划办基金项目,一般项目,已结项,合格,2012年6月—2013年9月。

3《完善西安农村地区食品安全监管制度研究》(13Z52),西安市社会科学规划办基金项目,一般项目,已结项,优秀,20132月—2013年12月。

4《中国城乡经济社会一体化历史演进研究》(2013Z072),陕西社会科学界联合会2013年度重大理论与现实问题研究项目,一般项目,结项,合格,2013年6月—2014年7月。

5《食品安全监管模式改革后对西安市食品安全应急处置体系建设研究》(14J248),西安市社会科学规划办基金项目,重点项目,已结项,优秀,2014年3月—2015年1月。

6《食品安全监管制度在陕西农村地区的实施问题研究》(2014F14),陕西省社会科学规划办基金项目,一般项目,申请结项,完成20149月—2016年12月。

7《西安市食品安全社会共治体系建设研究》(15F19),西安市社会科学规划办基金项目,一般项目,已结项,优秀,2015年4月—20158月。

8《依法治国背景下应用型法学本科人才培养研究》(15J24),陕西省高等教育教学改革研究项目,一般项目,已结项,2015年9月—2017年7月。

9《“一带一路”贸易纠纷在线非诉讼解决机制研究》(2016Z035),陕西省社科联基金项目,一般项目,已结项,优秀,2016年9月—2017年9月。

10《丝绸之路经济带的法治保障建设研究》(16F88),西安市社会科学规划办基金项目,重点项目,已结项,良好,2015年9月—2016年10月。

11《“一带一路”贸易纠纷在线非诉讼解决机制研究》(2016KJXX-38),陕西省科技厅科技新星项目,一般项目,已结项,优秀,2015年9—2017年9月。

12《依法治国背景下应用型法学本科人才培养研究》(15J24),陕西省高等教育教学改革研究项目,一般项目,已结项,2015年9月—2017年7月。

13《丝绸之路经济带贸易纠纷在线非诉讼解决机制研究》(SRZ2016203),丝绸之路区域合作与发展法律研究院“陕西省自贸区专项”研究课题,一般项目,已结项,2015年11月—2017年7月。

14《构建法学院教学质量评价体系研究》XJY201916,西北政法大学教学改革研究项目,已结项

15《人工智能时代数据分析与应用驱动的电子商务交易监管方式研究》2019F017,陕西省社会科学规划办基金项目,一般项目,已结项,2019年9月—2022年7月

16、《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重要论述研究》(FS125),西安市社会科学规划基金项目,重点项目,已结项,2021年5月——2021年10月。

17、《关于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重要论述研究》(2021NDD0389),陕西省哲学社会科学重大理论与现实问题研究项目,一般项目,已结项,2021年5月——2022年4月。

18、《数字法学课程体系建设和应用研究》(23BY090),陕西本科和高等继续教育教学改革研究项目,一般项目,在研,2023年12月—2024年12月。

19、《城乡共同富裕的经济法律制度研究》(sfxh202305),陕西省法学会2023年度重点课题,已结项,2023年12月—2024年12月。

20、《统一大市场下信用监管法治化研究》,陕西省教育厅青年创新团队,在研,2024年9月——2025年9月。

21、《陕西省市场监管领域社会信用体系建设问题研究》(2024FS13),陕西省社会科学规划办基金项目,一般项目,在研,2025年9月—2026年9月

22、《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重要思想研究》,中国人大制度理论研究会,一般课题,在研,2025年1月—2025年7月。

专著:

1《食品安全法研究》,北京:法律科学出版社,2013年6月。

2中国农村食品安全监管制度实施问题研究》,北京:法律科学出版社,20187月。

3《一带一路贸易纠纷非诉讼纠纷解决机制研究》,北京:法律科学出版社,2020年11月。

合著:

1倪楠、舒洪水、苟震《食品安全法研究》,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16年4月。

参编教材:

1《产品质量安全法》,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12年12月。

2《产品安全法》,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13年7月。

3《经济法案例评析》,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16年5月。

4、《数据法学》,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231月。

5、《消费者权益保护法》,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24年3月。

发表相关论文:

1《论食品安全法中的分段监管原则》,载《西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版2012年第5期。

2《新中国食品安全法制建设的历史演进及其启示》,载《理论导刊》2012年第11期。

3《食品安全法的法律属性之我见》,载《理论导刊》2013年第5期;被《西安社会科学》转载。

4《我国食品安全监管体制的法律制度特征探析》,载《陕西教育》2012年第10期。

5《农村食品安全监管主体研究》,载《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年第10期。

6《对RFID在食品安全法可追溯机制中应用的研究》,载《陕西教育》2013第8期。

7《后改革时代城乡经济社会一体化下农村社区化问题研究》,载《人文杂志》2013年第2期。

8《中心城区城中村拆迁改造研究——基于西安市西何家村改造实效分析》,载《人文杂志》2013年第8期。

9《后改革时代城乡经济社会一体化:提出、内涵及其现实依据》,载《西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版2013年第3期。

10《后改革时代城乡经济社会一体化的地位和作用》,载《西部城乡经济社会一体化》收录2012年8月出版。

11《城乡一体化下农村金融发展的法律建议》,载《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年第6期。被人大复印资料《金融与保险》转载于2016年第2期。

12《农村地区食品安全监管配套制度的完善与落实》,载《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6年第6期。

13《网络交易纠纷的非诉讼解决机制研究》,载《人文杂志》2015年9月第9期;被人文社会科学报全文转载2015年11月6日版。

14《后悔权制度运行的保障机制》,载《南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年7月第4期。

15《一带一路非诉讼纠纷解决机制研究》,载《人文杂志》2017年1月第1期。

16《一带一路在线仲裁纠纷解决机制研究》,载《北京联合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7年10月第4期。全文转载人大复印资料《国际法学》于2018年第1期。被英文杂志《ContemporarySocialScience》全文转载2018年第4期。

17《对经济法教学改革的思考—以陕西省高校为例》,载《法学教育研究》2017年11月第一版。

18《我国“综合类”政法院校培养应用型本科法律人才问题研究及法律对策》,载《理论导刊》于2018年第1期。

19《人工智能发展过程中的法律规制问题研究》,载《人文杂志》2018年第4期。

20《“互联网+”背景下行政审批制度改革的优化路径》,载《探索》2019年第5期。

21《人工智能时代电子商务技术监管研究》,载《行政论坛》2020年第4期。

22《以信用为基础的新型市场监管模式:动因、框架与构建路径》,载《江海学刊》2020年第5期。

23《卓越法治人才教育培养计划2.0的教学质量诉求与回应》,载《西北高教评论》2021年12月第1版。

24《人脸识别技术中心个人信息保护的法律规制》,载《人文杂志》2022年第2期。

25《征信视阈下信用权司法保护路径研究》,载《西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2年第4期。

26《区块链技术赋能下个人征信体系的法律重构》,载《法律科学》(西北政法大学学报)2022年第4期。

27《数字平台双轮垄断的类型化风险分析与规制策略研究》,载《中国市场监管研究》2022年第4期。

28、《浅析市场主体登记确认制度的几个问题》,载《中国市场监管研究》2022年第2期。

29、反不正当竞争法在商标保护中适用边界之探析,载《中国市场监管研究》2023年第1期。

30、《城乡共同富裕的经济法思考》,载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社会科学版)2023年第2期。

31、《欧盟模式下个人数据共享的建构与借鉴——以数据中介机构为视角》,载《法治研究》2023年第2期。

32、《元宇宙中NFT的交易模式与法律规制》,载《数字法治》2023年第6期。

33、《网络爬虫行为适用《反不正当竞争法》一般条款问题研究》,载《中国价格监管与反垄断》2023年第3期。

34、《数字法学的兴起、发展与规范路径》,载《数字法治评论》2023年第2期。

35、《电子商务平台经营者法律责任的历史演进》,载《中国市场监管研究》2024年第1期。

36、《论地方政府债务问责制的完善》,载《法律科学》(西北政法大学学报)2024年第6期。

37、《就业场景中情感计算下的个人信息保护》,载《数字法治》2024年第6期。

38、《经济法学院“一体多维、双向督导、多元协同”教学质量提升机制研究与实践》,载《西北高教评论》2025年第2卷。

39、《新时代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重要论述的溯源、维度和特征》,载《法治与社会》2025年第1期。

40、《构建教学质量提升机制 培养德法兼修法治栋梁》,载《民主与法制周刊》2025年第12期。

41、《从“市场规制”到“市场监管”的概念迭代及合理性分析》,载《经济法论丛》2025年第2卷。

42、《电商平台经营者违反安全保障义务的“相应责任”解构——以比例连带责任为中心》,载《上海财经大学学报》2025年第4期。

43、《区块链区块链平台轴辐类算法共谋风险及其反垄断规制》,载《科技与法律》2025年第4期。

获得奖项:

12013年获西安市第八次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三等奖(《论食品安全法中的分段监管原则2013年11月

22017年获西安市第九次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二等奖(《食品安全法研究2017年1月

32017年度陕西高等学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二等奖(《食品安全法2017年8月

42018年获西安市第十次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一等奖(《构建“一带一路”贸易纠纷在线仲裁解决机制研究2018年11月

52019年度陕西高等学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二等奖(《中国农村食品安全监管制度实施问题研究2019年4月

62019年陕西省第十四次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二等奖(《中国农村食品安全监管制度实施问题研究2019年11月

72020年首届陕西省法学优秀成果奖一等奖(构建“一带一路”贸易纠纷在线仲裁解决机制研究2020年5月)

82020年获西安市第十一次社会科学优秀成一等奖(《“互联网+”背景下行政审批制度改革的优化路径》2020年12月)

92022年陕西省第十五次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三等奖(《“一带一路”贸易纠纷非诉讼解决机制研究》2022年7月)

10、2022年获西安市第十一次哲学科学优秀成果奖等奖(《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检车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重要思想的研究2022年12月

11、2024年陕西省第十次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三等奖(《人脸识别技术中个人信息保护的法律规制2024年11月

12、2025年2月陕西省高等学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二等奖(《区块链技术赋能下个人征信体系的法律重构》2025年2月)

成果转化:

1、调研报告《构建“一带一路”贸易纠纷在线非诉讼纠纷解决机制》被副省级签字并被相关部门采纳。

2、调研报告《食品安全监管制度在陕西农村地区实施问题研究》被副省级签字并被相关部门采纳。

3、调研报告调研报告《后疫情时期陕西地摊经济市场规制的路径和方式》被副省级签字并被相关部门采纳。

上一篇:已经是第一篇了

下一篇:肖新喜 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