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11月4日晚,长安经济法学论坛第一百五十二期在西北政法大学雁塔校区经济法学院资料室举行。本期论坛特邀杭州互联网法院副院长、我校99级校友王江桥做《知识产权法律实务》的主题座谈。陕西省高级人民法院知识产权庭法官常宝堂、西北政法大学经济法学院院长、知识产权学院院长强力教授、知识产权学院常务副院长杨巧教授、经济法学院傅瑜教授、李艳副教授、陕西师范大学法学院的教师代表、西安知识产权律师界代表以及我校研究生代表50余人参加本次座谈。讲座由西北政法大学经济法学院院长、知识产权学院院长强力教授主持。
强力院长首先介绍了王江桥副院长作为知识产权法官,在过去15年来的工作履历与成就,继而他对王江桥副院长在西北政法大学80周年校庆期间,牺牲休息时间,不辞劳苦前来参与座谈表示诚挚感谢。
王江桥副院长作为座谈会主发言人,首先发言。他先是介绍了浙江省主要是杭州市的知识产权案件的审判情况,分别谈了浙江和杭州的知识产权审判的管辖规定,指出了浙江省近年来知识产权案件的受理数量都处于全国前茅。15年的审判实务经历中,他经手审理了大量知识产权案件,其中不乏一些有影响力的经典案例。在座谈中,他从这些案例和其他知名案例出发,讲解了自己对知识产权审判实务的学理看法,比如:从最近的“大头儿子案”讲到我国现行法律对商品化权的规范缺位问题;从“驰名商标的认定虚假诉讼类案件”讲到对驰名商标司法认定的标准问题和裁决的法律效力问题;从“张小泉剪刀不正当竞争案”讲到字号使用与商标保护问题;从“金华火腿商标案”讲到在先权利与注册商标的冲突问题;从“阿里诉腾讯Q币投诉确定不侵权之诉案”讲到知识产权确定不侵权之诉的裁判标准问题等。同时,他还指出在知识产权案件审判中面对的主要挑战就是不确定性:首先,现行知识产权制度下,知识产权的效力存在不确定性,例如既有权利人即使一度取得权利,但是仍然可能因为被宣告无效、未及时续费乃至转让协议中对权属约定不明而导致失去对知识产权的所有权;其次,在日新月异的社会发展过程中,知识产权法律制度不够健全,亦不能与时俱进,导致司法实践中,有较多的法律规则缺位,为法官在司法审判中留下了较大的自由裁量空间,这给知识产权的审判工作带来了挑战。但同时正因如此,知识产权法官在审判中有机会运用自身的法学素养和法律技术,深入理论研究,得以作出很多具有创设性的工作成果。
在座谈会上,王江桥副院长还与各位嘉宾和师生代表展开了热烈的交流,他就西安和陕西地区的知识产权法律实务、热点判例交流了看法,回答了听众和嘉宾提出的有关“知识产权损害赔偿数额的确定”、“专利侵权诉讼中的行政与司法程序竞合的处理”等热点疑难问题。最后,他鼓励在场的在读学子牢记西法大的校训与传统治学精神,扎实打牢自身基础,同时要紧追实务前沿问题的研究,树立起作为法律人的自信心与自豪感。
强力院长最后做总结发言,他高度称赞了王江桥校友在投身知识产权法律实务的15年来所积累的高超学识和专业素养,以及其对母校与师长的真挚情感。同时,强力院长号召在场学子们以王江桥校友为榜样,在短暂珍贵的学习时光中,树立信心,抓住机遇,扎实投入到法律科学的学习与研究之中,完善自我,在日后走上工作岗位时,能够为校争光。
22时许,讲座在热烈的掌声中圆满落幕。